长安,快跑!七次国都易手,盛唐旗帜却越飘越远
长安,宇宙之都,却藏着皇帝最狼狈的暗格——289年,七回被兵锋踹开城门!756年,玄宗抱贵妃丝袜夜奔蜀道;763年,代宗光脚跳船,吐蕃人抢乐队;783年,德宗揣两块胡饼爬墙头;881年,14岁僖宗被太监扛起跑,边哭边喊“朕的斗鸡”;895年,昭宗带皇后睡老乡棺
长安,宇宙之都,却藏着皇帝最狼狈的暗格——289年,七回被兵锋踹开城门!756年,玄宗抱贵妃丝袜夜奔蜀道;763年,代宗光脚跳船,吐蕃人抢乐队;783年,德宗揣两块胡饼爬墙头;881年,14岁僖宗被太监扛起跑,边哭边喊“朕的斗鸡”;895年,昭宗带皇后睡老乡棺
而后半句话中的“李”说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李存孝,跟霸王齐名,他何德何能?
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代,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汉朝后三国的英雄豪情,而紧随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,却成了鲜少被细说的 “沉默时段”。短短五十余年,中原大地五朝更迭如走马,南方十国割据似棋布,帝王非正常死亡屡见不鲜,骄兵悍将凭刀剑定乾坤。这样一段充满动荡与荒诞的历史
907年三月的洛阳皇宫,寒意比隆冬更刺骨。15岁的唐哀帝李柷身着褪色龙袍,面对阶下虎视眈眈的宣武军士兵,突然挣脱宦官的搀扶,朝着王座上的朱温嘶吼:“这江山你要便拿去,但得把张夫人留给我!”
你以为三百年的帝国大厦,是毁于节度使的兵强马壮,还是亡于太监们的暗箱操作?
提起“十恶不赦”,总觉得是古人骂人的狠话。直到翻到《开皇律》的条文才惊觉:这十个字,竟是封建王朝刻在骨头里的“红线”——碰了任何一条,就算皇帝大赦天下,你也得在牢里待着。
"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",这句古语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大唐王朝的命运轨迹。从李渊太原起兵到朱温篡唐,这个历时289年的强大帝国,既创造了万国来朝的贞观盛世,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沉重打击,最终在军阀混战的血雨腥风中走向终结。
五代(公元907年-960年)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后的大分裂时期,共历5个中原政权、14位君主,享国53年,均定都开封或洛阳。它以“政权更迭频繁、军阀混战不断”为特征,藩镇将领凭借兵权反复夺权,百姓饱受战乱之苦;
“告诉朕,” 朱温灼热的气息喷在王氏的耳廓,声音低沉而危险,带着酒后的沙哑,“在你心里,是朕,还是友珪那个夫君,更像你的男人?”
在中国历史语境中,“乱世”特指中央政权瓦解或完全失能、地方武装割据成势、大规模战乱持续频发、社会秩序彻底崩坏且人口锐减的特殊历史阶段。这类时期往往伴随民生凋敝与文明冲击,但也可能孕育制度变革与文化新生。以下是史学界公认的十大乱世,按时间顺序详细梳理:
后梁开平元年(907)三月,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宣武节度使朱温正式篡唐称帝,一举打破名义上的天下一统局面,西川节度使王建紧随其后,于同年九月称帝,定国号为大蜀。然而,与朱温相比,王建称帝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合法性问题。
一个破草屋里钻出来的穷小子,最后竟成了大唐王朝的掘墓人?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,他踩着尸山血海坐上龙椅,却最终被亲生儿子一刀结果,用破毡裹尸草草掩埋!
您知道吗?中国历史上从夏朝到清朝,整整3982年,16个王朝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。
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歷史博主“时光侦探”。今天我们要聊的,是一个充满争议、却又深刻改变中国歷史走向的人物——朱温。他终结了近300年的大唐王朝,开启了一个混乱却又充满生命力的新时代。准备好了吗?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晚唐时期!
唐末黄巢起义能纵横十余年、攻破长安建立 “大齐政权”,绝非仅靠流民裹挟 —— 其麾下聚集了一批兼具战斗力与号召力的猛将。这些人里,有与黄巢同宗的亲信,有叛唐投义的将领,也有从草莽中崛起的悍卒。
公元904年,大臣朱温弑杀唐昭宗,接着又扶持唐昭宗13岁的儿子唐哀宗继承皇位。
五代十国是中国很冷门的一段历史,由于时间段、朝代更迭频繁,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五代十国的人物,跟大家简单来说,五代就是中原的五个比较大的政权,十国是周边相继割据过的政权。
一半是文采风流,写得出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这样的千古绝句;另一半却是血流漂杵,被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,据说手上沾了数百万人的性命。
公元912年的那个夜晚,洛阳皇宫的烛火摇曳不定,映照着床上一对男女慌乱的身影。当士兵的脚步声如雷般砸在宫道上时,59岁的朱温还搂着他的儿媳王氏。门被踹开的瞬间,他看见儿子朱友珪提着剑站在那里,眼神比窗外的夜色还要冷。“你敢……”他只来得及说出两个字,冰冷的剑锋
公元923年十月,开封城的秋风裹着血腥气,刮进后梁宰相敬翔的府第。宫中来人跌撞着通报:“陛下……陛下在建国楼自缢了!”62岁的敬翔缓缓抬起头,枯瘦的手指正摩挲着一枚磨得发亮的金鱼佩——那是二十年前,唐昭宗李晔亲手挂在他腰间的“迎銮协赞功臣”信物。